廣告

改變癌症歷史的十五歲男孩 – Jack Andraka

兩性與生活

 
    

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高漲,健康檢查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,許多中年人甚至是年輕族群都提早開始定期做健檢。定期健檢是確保自己能及早發現問題的有效方式,但一般大醫院的健檢都屬於附設項目,主要服務對象為病患而非純健檢的客戶,再加上其耗時且費用高昂,造成一般忙碌的上班族沒辦法落實「一年一健檢」。   有鑑於這樣高需求卻無供給的情況,台灣開始出現專門為中產階級設計的健檢中心,強調將所有健檢項目規劃成一條生產線,進行全面電腦化,成功縮短檢測時間及降低健檢費用。然而,除了改良檢測流程使更多人可以做健檢之外,還可以在檢測工具上如何進步呢? 年僅15歲的Jack Andraka,經歷喪失和他親如家人卻因胰腺癌去世的叔叔後,開始研究如何即早發現胰腺癌。他研發出一種紙製感應器,利用檢驗蛋白質來診斷初期胰腺癌,試紙不但價格低且檢驗時間極短,為胰腺癌檢測開啟嶄新的一頁。


在了無新意的生物課教室找到靈感   Jack Andraka利用強大的搜尋引擎-Google和維基百科,發現有8000種蛋白質會出現在胰腺癌患者的血液中,再秉持著永不妥協的精神進行4000次試驗,找到了一種出現在胰腺癌最早期的蛋白質-間皮素(mesothelin)。找到得以作為檢驗標準的蛋白質,他開始把焦點轉移到如何測出間皮素。   在某個一如往常的生物課上,Jack正讀著一篇關於碳奈米管的文章,那是一種長薄且具神奇效能的管狀碳。在此同時,台上的老師正在解釋何為抗體,一種會和特定蛋白質起反應的分子。看似毫無相關的兩種東西,Jack選擇繼續看自己手邊的文章。
廣告
靈感在此刻乍現,Jack突然想到,為何不利用這兩者的特性做出檢驗器呢?將只與間皮素起反應的抗體植入碳奈米管的網絡,而碳奈米管會隨著間皮素的含量多寡來改變自己的網絡電性。最後再利用硬度較高的紙張來支撐脆弱的網絡,就可能發明出專門檢測初期胰腺癌的試驗紙。
千里馬苦尋伯樂 有了這樣的發想後,Jack寄了200封信給可能協助他的大學教授,並幻想著得到每位教授的讚嘆及誇獎。然而,幻想和現實間總是有段距離。最後除了各種猛烈的批評外,只有一位教授願意提供他研究資源和實驗室。 在那位教授與其他20位相關教授咄咄逼人的質問與懷疑下,他順利地通過他們的考驗。接下來的整整七個月,Jack一次又一次地修正那看似完美卻漏洞百出的試驗紙計畫。
最後,這小小的紙製感應器成功問世,三美元的成本、五分鐘的檢測時間,比過去的成本便宜26000倍、速度快了168倍。另外,敏感度是過去的400倍,遠遠勝過目前胰腺癌的檢測方法。
跳脫社會角色的框架 開創無限潛能的自我   「透過網路,一切都有可能。理論是可以共享的,就算你不是位擁有多學位的大學教授,你的理論也會被重視」Jack Andraka在演講最後強調網路的重要性。在他整個研究過程中,從蒐集資料到分享成果,網路是他的最佳助手。 「用新的觀點去看待網路的功能,不僅僅只是上傳自己的嘟嘴照,你可以改變這世界」他認為,在廣大無邊的網路環境中,不論相貌、年齡、性別還是社會地位都不重要,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想法才重要。他不認為自己是個懵懂無知的15歲少年,並且相信自己可以破解至今尚未有人突破的難題。唯有不被社會賦予的角色侷限,才可能超越原本的自我。   一位十五歲的少年,連胰腺是什麼都不知道,卻願意帶著不屈不撓的精神,利用無限可能的網路,逐步開創無限潛力的自我,並為胰腺癌檢驗的歷史刻下重要的一筆。不論在什麼年紀、什麼社會地位,你能做的永遠比你想像的更多。
廣告
撰稿:Maureen viatedxtaipei